近日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的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(以下简称西南应急救援中心)停机坪上空,一架H—125通航直升机盘旋在空中进行首次试降;地面上,“五方责任”单位对主体建筑设施进行竣工初验。这标志着国内首个审批立项、开工建设的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基本建设完成。
西南应急救援中心由中建集团旗下中建七局承建,占地面积54.3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6.5万平方米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打造的国内六大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之一,重点担负重特大地震、地质灾害和森林(草原)火灾等救援任务,救援范围辐射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区。
作为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先行试点项目,西南应急救援中心由指挥、培训、航空保障、装备储运、营房生活等建筑群及实训演练场景设施(含构筑物)组成,建设理念新、功能覆盖广。其中核心部分——实训演练区域占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6.3%,共包含地震地质灾害救援、森林火灾救援、航空模拟训练馆三大训练区域11项实战训练设施,可满足200余个训练科目需求,体量大、体系多,在国内几乎没有现成案例,给项目建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。
为打造出真正的专业救援“尖刀”,项目团队担起使命,高位推进项目建设。在保障体系上,层层成立工作专班,领导干部、专家常驻现场,贯彻高标准EPC管控,以专家到位、技术到位、资源到位、机制到位“四到位”确保建设工作有力推进。在建设方案上,项目团队大胆探索、小心求证,赴相关厂家、类似项目考察30余次,完成设计优化50余项,编制专项方案137份,组织专家评审20余次,确保深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更加精准地切合实训和救援需求。
森林(草原)火灾救援训练场、地震地质灾害救援训练场、航空救援模拟馆等大体量、成体系的训练单元在国内几乎没有现成案例。面对专业工程、设备设施复杂带来的纷繁建设任务,项目团队综合应用“建筑业10项新技术”中的8大项、32小项,大幅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。
为实现设计、进度、安全、质量管理高效协同,项目团队全过程应用数字建造技术,先后建立消防训练塔、结构坍塌救援训练场等BIM模型206个,基于三维建模、BIM预建造,进行设计优化、施工方案优化和过程质量管控,利用电子沙盘、三维模型漫游、施工模拟视频等,让一线建设者直观理解复杂建筑的结构形式。在机电设备、管线安装等复杂节点,建设者扫描现场二维码,便可即刻查看三维模型,通过智慧引路样板,将虚拟高质量还原成现实。
基于区域地质特性,对于项目中心业务技术楼更高的抗震需求,项目团队利用79个隔震支座和专门耗能原件设置隔震层,有效阻隔地震能量向建筑上部结构传递,更好地保护应急救援中心“大脑”。同时,项目团队大量应用预制柱、预制叠合板、预制ALC轻质隔墙等装配式构件,使得项目装配率达50%,较常规建筑装配率提高约30%,在实现快速建造、绿色建造的基础上,通过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,确保完成高标准建造。
516天,54.3万平方米复杂地形场地整理,30余项专业设施深化设计,6.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……这些数据背后,是项目团队跨越的一道道难关。
受原始地貌限制,项目土方回填量达到260万立方米,属地土源不足,回填周期长,兼之作业受高温、限电等因素影响,项目工期较为紧张。为保障建设任务按期推进,项目团队实行网格化管理、立体式作业,将建设区域划分为4个工区,单独配套管理团队;开展模拟施工,前置资源配置;梳理进度计划到天,贯彻“小目标”正循环管理。高峰时,每天4.5万立方米的土石方源源不断运进建设现场,现场1000余人、50余个工种同时作业。
项目同步组建创优工作专班,成立8个专项质量保障小组,形成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,坚持多次交底、联合验收,实现土方回填每30厘米压实检测、每6米强夯,过程中实体实测实量100%,按日、周、月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召开工作例会,确保过程问题快速解决。在项目团队的努力下,项目荣获“国际安全奖”“全国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”“四川省绿色示范工地”“成都市结构优质工程”等多项荣誉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